政策文件

首页 >> 政策文件 >> 正文

【国家级】教育部关工委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03月17日
来源:
浏览量:
返回列表

教育部关工委2022年工作要点

  教育部关工委2022年工作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精神,落实部党组有关文件及教育部关工委第六次工作会议暨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要求,围绕教育中心工作,发挥“五老”优势,着力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体制机制建设和品牌建设,推动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立德树人工作取得新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1.学习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广泛开展专题学习、座谈交流;推动各地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动员“五老”报告团、宣讲团、讲师团深入校园、社区、网络开展宣讲活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发挥“五老”理论专长优势,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组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相关课题研究,提供战略性、前瞻性、规律性成果,积极建言献策,发挥智库作用。

  2.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安排全年工作,广泛宣传发动,掀起学习高潮,狠抓落实举措,在部关工委微信公众号、《心系下一代》杂志等宣传平台开设“喜迎党的二十大”专栏,组织“五老”撰写心得体会,开展交流,学深悟透。开展“老少共话二十大”专项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大会精神入脑入心。

  二、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意见》,推进新时代关工委建设

  3.充分认识《意见》重大意义。及时将《意见》精神传达至各级教育系统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引导大家深刻理解关工委工作的主线和原则,把握重点任务,领会推进关工委建设的要求和强化组织建设的具体举措。

  4.开展分级分类培训。分别面向省级、直属高校和地市级、省属高校教育系统关工委负责同志组织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意见》专项培训。

  5.着力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调研,调查了解各地各校学习贯彻中办、国办《意见》精神相关情况,进一步推动各地各校落实落细部党组有关文件要求。召开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意见》精神推进会,交流做法经验,研讨贯彻落实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破解途径。

  6.加强组织建设。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增加部关工委委员单位,加强协调沟通,积极争取支持。加强部关工委家庭教育中心、宣传与研究中心、社区中心建设,进一步理顺中心运行机制,鼓励支持中心创新发展。指导各地各校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重点抓好区县教育系统关工委、本科院校二级院(系)和职业院校关工委组织建设。加快推进民办高校关工委组织建设,开展调研与经验交流,探索民办高校关工委建设发展路径。

  7.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制度体系,落实《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规程》,鼓励省级教育系统关工委及直属高校关工委结合工作实际出台本地本校工作规程。推动各地各校健全完善“党建带关建”制度机制、联席协调机制、表扬激励机制、学习宣传机制等。

  三、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提升立德树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8.增强党史教育工作实效。深化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落实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在高等教育领域持续开展以“共话百年奋斗,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读懂中国”活动,策划出版德育案例集,联合相关单位推出“榜样力量”系列宣传;在基础教育领域持续开展以“强国有我”为主题的“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线下活动形式,发挥央视网线上平台优势,扩大活动影响力。

  9.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推动各地各校关工委继续创新开展“院士回母校”“杰出老校友回母校”“大国工匠进校园”等品牌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示范性活动,逐步拓展活动参与范围,扩大活动受益面和影响力。

  10.探索思政工作新路径。进一步挖掘“青蓝工程”品牌内涵,发挥“五老”优势,助力提升青年教师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能力和素养。继续推进“特邀党建组织员”与党建督导相融合试点,有序扩大“特邀党建组织员”选聘规模和范围。探索“五老”助力大中小学思政工作长效机制,试点培育“思政课教学督导员”工作品牌。

  四、围绕中心主动作为,助力营造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11.深化家校社共育研究与实践。落实中办、国办“双减”工作相关要求,鼓励各地探索有效工作机制,试点开展“五老助双减”活动。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模式探索》课题研究,促进家庭教育实践;继续举办线上“家校共育”家庭教育公开课;开展教育系统关工委参与家庭教育优秀课程征集遴选活动,推动家庭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积极组织“五老”参与家长学校建设,大力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开展教育系统关工委参与社区教育创新案例征集活动。

  12.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积极参与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培育“五老”工作室。联合相关单位,研究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视力保护等相关项目路径,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参与第五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童歌童乐·伴我成长”小型器乐作品征集活动,出版“唱响百年”爱国主义原创歌曲集。指导举办“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一堂好戏”等活动。

  13.助力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巩固拓展“老校长下乡”工作成果,推广京冀等区域协同模式,引导更多“五老”为服务乡村振兴作出贡献。指导和支持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继续推动实施好“中华英才培养计划”“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等公益项目。

  五、持续推进自身建设,提升工作水平和影响力

  14.推动信息化建设。启用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信息系统,推进信息化与关工委工作的深度融合,提高工作效能。规范品牌活动开展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信息统计报送工作,推动教育关工委信息精准化。

  15.加强宣传与研究工作。立足探索教育系统关工委新情况、新特点、新规律,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召开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理论研讨会,编辑出版《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理论研究专辑》。加强与主流媒体联系,进一步做好重点工作宣传策划。办好部关工委微信公众号,开通部关工委学习强国号,打造关工委融媒体宣传矩阵。指导《心系下一代》做好出版发行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

  16.扩大协作交流。坚持协作交流制度,围绕年度重点工作,指导地方、直属高校、职业院校联系点、社区教育联系点,在疫情防控常态形势下,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开好协作组会议,发挥协作机制的带动作用。广泛争取社会资源,争取活动共办、成果共享,形成更大育人合力。